古代“性教育”業三巨頭:房中術、春宮圖、情色小說
來源:新青網綜合 責任編輯:admin 發表時間:2018-08-13 14:24
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搬運
談起“性”,很多人的觀念仍是停留在“談性的男人是浪蕩的,談性的女人是風騷的”。就如同我提起《金瓶梅》,總會有人給我貼上“老司機”、“黃段子”的標簽,腦中想到的是打滿了馬賽克的不堪入目的畫面。
——這只能說明,性教育缺失或者獲得渠道不正確,會讓一個人在這方面愚不可及。因為羞于談性,所以很多人也羞于保護自己。
在CCTV的記錄片《呵護明天》中,有一個未成年女學生小紅被補習男老師猥褻的真實案例,令人痛心的是:由于性教育的匱乏,加上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,小紅連分辨能力都沒有。
有人把性教育的缺失歸咎于“受中國傳統觀念影響”,事實上,性教育從古就有之,只是在內容、途徑、對象、目的等方面有所不同。
養生性教育:“房中術”
▲《導引圖》西漢早期作品1974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,是現存最早的一卷保健運動的工筆彩色帛畫。
房中術源于先秦神仙方士,盛行于秦漢。《漢書·藝文志》錄有“房中術”專著8種、一百八十六卷(均佚)。至東漢時,房中術已與導引行氣、服食藥餌并稱養生三家。
“房中術”目的很純潔,是以中醫養生之道,力求在性愛中找到健康長壽的秘訣。據統計,自秦漢至宋代,有關房中術的著作就達30多部、390多卷。
最早提出“房中術”養生學理論的人,當推春秋時期的老子。
《老子》五十五章:“含德之厚,比于赤子...骨弱筋柔而握固,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,精之至也...”由此得出性欲耗會費精氣,叫做硬性消精亡陽;人成長到壯大會因耗精而衰老,這叫做不合平和無欲。
老子精辟地提出了養生的根本就是節欲保精,這一觀點成為幾千年來中國“養生”理論的源泉,不管是醫家、道家、還是儒家都以此為根本。
古代對“房中術”研究最多的是道家,為傳播與發展房中術的主力。
相關新聞>>
- 發表評論
-
- 最新評論 進入詳細評論頁>>